(资料图)
“把病人当亲人把工作当乐趣把医术当艺术”
——记“北京榜样·支援合作先锋”王洋
本报记者 曹晓燕 通讯员 屈海洋
5月5日,正赶上手术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胸外科专家、市第一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王洋刚做完一台手术,又开始研究新的手术治疗方案。
日前,他被授予2022年“北京榜样·支援合作先锋”先锋人物荣誉称号。面对荣誉,王洋说:“这是京张医疗合作机遇之下,我们全院共同努力的结果,未来我将继续带领团队,为张家口及周边地区患者和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此次“春暖人间——北京榜样·支援合作先锋”评选活动由北京市支援合作办公室、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联合主办。作为“北京榜样·支援合作先锋”医疗卫生行业代表,王洋积极响应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冬奥会保障服务部署,2021年4月受北京朝阳医院党委委派,被张家口市委组织部任命为市第一医院挂职副院长兼任北京朝阳医院(张家口)呼吸中心主任。挂职期间,他以市第一医院为家,爱岗敬业,尽心履职,每周坚持六天工作制,充分发挥技术专长,让患者少跑路,减少赴京就医的经济压力及不便,切实帮助张家口及周边地区患者解除病痛。
挂职以来,王洋积极推广胸腔镜微创手术,特别注重医师技能培训和科室梯队建设,形成了一条帮助科室团队培养科研思维、提升科研能力,带领北京朝阳医院(张家口)呼吸疾病诊疗中心开创新局面、实现新发展的有效路径,通过制定个性化、阶段性培养目标和长远培养方向目标,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专家团队”。
2022年4月,王洋被张家口市委任命为市第一医院党委委员、副书记,被聘任为市第一医院院长。从胸外科专家到肩负医院整体发展的“全能院长”,在王洋眼里,无论身份如何转换,让更多患者享受到优质诊疗服务、努力把更多患者留在张家口的目标从未改变。
他带领胸外科充分发挥微创手术优势,坚持稳中求进原则,在原来肺叶切除基础上,带领市第一医院胸外科率先在张家口地区首次成功开展了胸腔镜复杂肺单段和亚肺段、联合肺段切除;率先完成了胸、腹腔镜食管癌I v o r y-L e w i s手术,并引进全新的胃-食管胸腔内o v e r l a p吻合技术;率先引进术前人工智能Mi m i c s和I n f e r v i s i o n三维规划,为未来开展机器人微创手术夯实了基础,剑突下胸腺瘤等纵膈肿瘤扩大切除、胸腔镜支气管袖状切除术实现了零的突破。他带头开展的极致微创的胸腔镜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真正意义上做到了外科手术的微微创化,技术水平在张家口地区走在了前列。
“把病人当亲人、把工作当乐趣、把医术当艺术。”这是王洋的工作信条。履职两年来,他亲自参与主刀和指导的手术近750台,带领科室帮助许多的患者重获生命与健康,科室门诊量和出院手术人数呈几何倍数增长,月手术量突破60台,一个月的手术量相当于2018年、2019年两年的手术量总和,其中90%以上都是I V级微创手术,术后均无手术并发症且恢复良好。
关键词: